MySQL查询性能优化

对于MySQL,最简单的衡量查询开销的三个指标如下:

  • 响应时间

  • 扫描的行数

  • 返回的行数

没有哪个指标能够完美地衡量查询的开销,但它们大致反映了MySQL在内部执行查询时需要访问多少数据,并可以大概推算出查询运行的时间。 这三个指标都会记录到MySQL的慢日志中。

优化数据访问

有些查询会请求超过实际需要的数据, 然后这些多余的数据会被应用程序丢弃。这会给MySQL服务器带来额外的负担, 并增加网络开销。另外也会消耗应用服务器的CPU 和内存资源。

错误示例:查询不需要的记录;多表关联时返回全部列;使用SELECT * 取出全部列; 重复查询相同的数据(可以考虑缓存热点)

重构查询类型

(1)考虑是否需要将一个复杂的查询分成多个简单的查询

(2)切分查询:如有必要,将一个大查询切分成小查询, 每个查询功能完全一样,每次只返回一小部分查询结果;

(3)分解关联查询:对每一个表进行一次单表查询, 然后将结果在应用程序中进行关联,这么做基于以下考虑:

    • 让缓存的效率更高。 应用程序便于缓存单表查询结果/MySQL的查询缓存单表更小概率缓存失效;

    • 将查询分解后,执行单个查询可以减少锁的竞争;

    • 在应用层做关联, 可以更容易对数据库进行拆分, 更容易做到高性能和可扩展;

    • 主要场景:当能够使用IN()的方式替代关联查询的时候;当查询中使用同一个表的时候;当应用中使用单个查询结果缓存的时候;

利用查询优化器

该部分内容见:《MySQL查询过程》

优化特定类型的查询

优化COUNT()

  • 统计某个列值的数量:COUNT(col_name),统计col_name字段的非空行数,不统计这个字段值为null的记录

  • 统计行数:COUNT(1)或者COUNT(*),

    • COUNT(*) 的通配符*井不会扩展成所有的列,它会忽略所有的列而直接统计所有的行数。

    • 对于MyISAM,不带任何WHERE条件的COUNT(*)可以很快返回结果,因为它会为表直接维护总记录数

优化关联查询

MySQL执行关联查询的方式是嵌套循环关联(Nested Loop Join:即MySQL先在一个表中循环取出单条数据,然后再嵌套循环到下一个表中寻找匹配的行,依次下去,直到找到所有表中匹配的行为止。然后根据各个表匹配的行,返回查询中需要的各个列。MySQL会尝试在最后一个关联表中找到所有匹配的行,如果最后一个关联表无法找到更多的行以后, MySQL返回到上一层次关联表, 看是否能够找到更多的匹配记录, 依此类推迭代执行。

举个例子

# 查询语句
SELECT tbl1.col1, tbl2.col2
FROM tbl1 INNER JOIN tbl2 USING(col3)
WHERE tbl1.col1 IN(5, 6)

# 查询过程用伪代码表示如下
outer_iter = iterator over tbl1 where col1 IN(5, 6)                
outer_row = outer_iter.next
while outer_row
    inner_iter = iterator over tbl32 where col3 = outer_row.col3
    inner_row = inner2_iter.next
    while inner_row
        output [outer_row.col1, inner_row.clo2]
        inner_row = inner_iter.next
    end
    outer_row = outer_iter.next
end

根据先获取tbl1中的数据,并以tbl1为基础,循环tbl2,这里,tbl1称为驱动表,tbl2称为被驱动表;显而易见,外层循环次数越少,查询就会越快,所以在进行连接查询的时候,应该尽可能的使用小表做为驱动表;此外,循环体中tbl2查询时,使用了关联字段等值条件,如果tbl2中的col3字段有索引,则查询速度就会很快,所以在进行连接查询的时候,要求关联字段必须有索引,但并不是说tbl1和tbl2上的col3都需要建索引,上面例子中,关联顺序为(tab1, tbl2),那么只需要在tbl2的col3字段上创建索引即可: 一般来说,除非有其他理由, 否则只需要在关联顺序中的第二个表的相应列上创建索引

如果将上面的INNER JOIN改为LEFT JOIN,执行过程仍是适用的:

# 查询语句
SELECT tbl1.col1, tbl2.col2
FROM tbl1 LEFT JOIN tbl2 USING(col3)
WHERE tbl1.col1 IN(5, 6)

# 查询过程用伪代码表示如下
outer_iter = iterator over tbl1 where col1 IN(5, 6)                
outer_row = outer_iter.next
while outer_row
    inner_iter = iterator over tbl32 where col3 = outer_row.col3
    inner_row = inner2_iter.next
    if inner_row
        while inner_row
            output [outer_row.col1, inner_row.clo2]
            inner_row = inner_iter.next
        end
    else
        output [outer_row.col1, NULL]
    outer_row = outer_iter.next
end

理解了这两个执行过程,也能对INNER JOIN和OUTER JOIN的区别有更深一层的认识。

对应RIGHT JOIN,MySQL会将其改写为等价的LEFT JOIN。

此外,优化关联查询还有重要的一条:确保GROUP BY和ORDER BY中的表达式只涉及到第一个表中的列, 这样MySQL才有可能使用索引来优化这个过程。下面会详细介绍。

优化排序

MySQL的排序方式有两种:索引排序和文件排序。

MySQL会在以下情况使用索引排序

    • ORDER BY col,且col上有单列索引

    • ORDER BY col1, col2, col3 ,且col1, col2, col3上有多列索引,且顺序为col1, col2, col3;

    • 对于关联查询还需要有一个额外的条件:ORDER BY后面的字段必须全部为关联查询中第一个表(驱动表)的字段。

当MySQL不能使用索引排序时,就会进行文件排序(filesort):

    • 数据量小,直接在内存中进行排序(但也叫filesort)

    • 数据量大,则需要借助磁盘:先将数据分块,对每个独立的块进行排序,并将各个块的排序结果放在磁盘上,最后将各个排好序的块进行合并,返回排序结果

对于关联查询的文件排序,有以下规则:

    • 如果ORDER BY后面所有的字段都来自第一个表(驱动表),则在关联处理第一个表的时候就进行文件排序(此时,EXPLAIN的Extra字段会有"Using filesort"信息)

    • 除此之外的所有情况,MySQL都会先将关联的结果存放到一个临时表中,然后在所有的关联都结束后,再进行文件排序。(此时,EXPLAIN结果的Extra字段可以看到"Using temporaya, Using filesort"信息)

对于ORDER BY和LIMIT同时出现的查询:

    • MySQL5.6版本之前:LIMIT会在排序之后应用,所以即使需要返回较少的数据,临时表和需要排序的数据量仍然会非常大。

    • MySQL5.6及更新版本:会根据实际情况,选择抛弃不满足条件的结果,然后再进行排序。

优化子查询

  • 尽可能使用关联查询代替子查询,但是在MySQL5.6或更新的版本或者MariaDB,可以忽略该建议。

优化GROUP BY和DISTINCT

  • 当无法使用索引的时候, GROUP BY使用两种策略来完成:使用临时表或者文件排序来做分组。

  • 如果需要对关联查询做GROUP BY,并且是按照查找表中的某个列进行分组, 那么通常采用查找表的标识列分组的效率会比其他列更高。

优化LIMIT分页

  •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地使用索引覆盖扫描, 而不是查询所有的列。 然后根据需要做一次关联操作再返回所需的列。 对于偏移量很大的时候, 这样做的效率会提升非常大。

优化UNION查询

  • 尽量使用UNION ALL,而不是UNION,即使有去重需求,如果数据量不大,也将去重工作交给程序,而非MySQL

    • 对于UNION查询,MySQL先将一系列的单个查询结果放到一个临时表中,然后再重新读出临时表数据来完成UNION查询。在MySQL的概念中,每个查询都是一次关联,所以读取结果临时表也是一次关联。

    • 如果没有ALL关键字,MySQL会给临时表加上DISTINCT选项,会导致对整个临时表的数据做唯一性检查,代价非常高。

内容来源:《高性能MySQL》:查询性能优化

Last updated